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
一座安静的小院
这便是“文丞相祠”
这里是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
明洪武九年
按察副使刘崧在此遗址上建了纪念文天祥的祠堂
![]()
院子坐北朝南
有面积600多平方米
由大门、过厅、享堂组成
大门为牌楼式,上为文丞相祠横匾
背面还有一块匾,上面写着“浩然之气”
![]()
进入大门是前院,正中立了一座石碑
上面刻有文天祥像
西侧种有一棵柿子树
我们去的时候柿子还没成熟
小小的,青青的
想必这里每逢金秋
都会有金黄的柿子压弯了枝头
东侧的一整面墙上
刻着仿制明代文徵明手书的《正气歌》
![]()
![]()
过厅里是相关史料的展览
正中是一座文天祥半身像
望向南方,目光坚定,正气凛然
四周的墙壁上是文天祥一生事迹的介绍
还有他手书“和平里”的碑碣
![]()
享堂原为供奉祭祀文公的场所,原物已无存
现按20世纪30年代的资料
重塑文公像,供人凭吊
殿内有一副对联:
正气贯人寰,河岳日星垂万世;明禋崇庙观,丹心碧血照千秋。
![]()
![]()
店内还有两座石碑
分别是《文丞相传》和《重修碑记》
![]()
后院东侧有一棵千年枣树
仍然是郁郁葱葱,枝繁叶茂
上面结了一串串枣,还是青的
有的枝上枣实在太多了,被压得几乎垂到地面
这棵枣树的树干与地面呈45°角
向南倾斜,所有枝干也都指向南方
人们说这是文天祥“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指南方不肯休”。
附:文天祥人物传说
![]()
文天祥出生于南宋末年的一个诗书之家,21岁那年中了状元。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,1274年进攻南宋。文天祥捐出家产,招集了5万人进京勤王。1279年文天祥抗元失败,被元军关进兵马司牢房,也就是现在的文天祥祠内。 在之前押送文天祥的途中,他写下了千古名句: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 1283年,文天祥在柴市被杀害。 1376年,明朝在文天祥坐牢的地方建了文天祥祠,又将文天祥被害的柴市街命名为“教忠坊”。 “教忠坊”是明朝时的石刻,现在嵌在文天祥祠的墙上,是珍贵的古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