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台山佛学 2021-02-21 13:32:37
他的人生是一个传奇
19岁因调皮出家为僧
隐瞒家人6年后才告知母亲
从东北到山西五台山,
35年在2996米的东台上修行佛法;
恶劣的环境让他曾有逃离念头,
却因师父的一句话坚持到如今,
最终成为一代高僧
他就是释觉一大和尚,
五台山东台望海寺住持,
华严宗第四十代祖师释本如大和尚的心传弟子。
初见释觉一法师,从他的言谈举止中,
能感到浓浓的“东北味”,
豁达、豪放、刚毅、睿智。
法师出生在黑龙江海伦市,
受奶奶信佛的影响,
他很小就对佛教产生了亲切感。
他从小不爱学习,贪玩调皮,
19岁那年,还在上初中的他在家乡寺庙
看见到一个和尚在开光,
便上前问:“我能跟你出家吗?”
没想到这位和尚即刻答应。
就这样,
1981年,他瞒着家人从东北来到五台山东台望海寺,
直到6年后,他才将出家消息告诉母亲,
而母亲为了找他,把眼睛都哭瞎了。
东台最著名景观是日出和云海,
每当旭日初升,霞光万道,
静谧的望海寺完全浸沈在一片云山雾海之中,
配上浑厚的晨钟声,愈发显得庄严肃穆。
看着如今宏伟大气的千年古寺,你绝对想不到,
早年的望海寺,仅有三眼窑洞。
当时释觉一法师跟随师父释本如法师就在这里修行。
他们冬天吃雪水,夏天吃雨水,
烧的是牛粪,饭是居士们拿的米面,
由于在2996米的高峰上,
气压不够,饭都煮不熟。
遇到生病,还得走一天的山路才能到镇上。
尤其是冬天时候,经常会下半腰深的雪,
大家10余人挤在一间破窑洞,地上都结了冰。
能生存下去已属不易,何况还要修学佛法。
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,
年轻的释觉一法师心里打退堂鼓。
“当时一心想回东北。”
师父一眼就看懂了他的心思。
“你在打妄念,想回家?”
“为什么您知道呢?”
“我会掐指算!”
“直到后来,师父才告诉我真正原因。
他发现我当时不爱动了,也不说话,就知道我已经动念了。”
作为同门师兄中年纪最小的一个,
师父对觉一法师投入了更多的关爱,
“师父多次鼓励我说,无论出家、在家,都要有颗坚定的心,一定要走下去。”
正因为这句话,让他一直坚持到如今。
释觉一法师的师父是华严宗第四十代祖师释本如大和尚,
他们同为黑龙江人,
在五台山期间,本如大师曾身兼东台和北台两台住持。
1997年,本如大师接继影观空大师法卷升座成为华严宗第四十代祖师。
同年移居北京房山区上方山华严洞,开辟了上方山道场。
晚年长期居住在华严洞并任主持,
2005年1月5日,在上方山华严洞圆寂,世寿八十一,
坐化三年后肉身贴金,是我国华北地区近代第一尊肉身佛。
为了继承师父的遗愿,
要将东台望海寺修复好,
2001年,觉一法师升任东台望海寺住持后,
修大雄宝殿、僧寮,
扩建山路,组建救援站,投身公益事业。
未来,还要将望海寺打造成观日出、望云海,
闻名世界的佛法净地。
每年,他都要将自己节衣缩食省出来的钱用于爱心资助。
释觉一法师不仅是佛界的集大成者,
在书画艺术上也自成一家。
每天凌晨三点上完早课之后,便开始抽空练字。
近三年来,他每天坚持写200张,
他最喜欢写的字是“静、佛、禅、龙”,
因为这四个字代表着他想表达的人性、佛心。
他认为,坚持练习书法,也是一种佛法修行。
2005年,五台山书画艺术研究院成立,由释觉一出任院长,
研究院植根于清凉、清静、清雅的佛国胜境,
以传承中华传统书画艺术为己任,
团结国内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,
创作独特魅力的书画艺术精品,
将该研究院打造成全国的艺术名院、书画家的精神家园。
编辑:刘珍
视频:张颖楠
< 热文 >
你抑郁了吗?如果不开心一定要看,佛法告诉……
▼ 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免费关注五台山佛学最新动态!